番外

农村,正在加速消亡

字号+ 2023-02-04 21:17

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 对人口减少,我之前的文章有比较详细的分析。这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, 那就是农村正在加速消亡。 首...

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

对人口减少,我之前的文章有比较详细的分析。这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,那就是农村正在加速消亡。

首先,农村在不断萎缩是不争的事实,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上也能看出这一点。2022年,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;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,减少731万人;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(城镇化率)为65.22%,比上年末提高0.50个百分点。

 

而且随着经济发展,农村是在不断萎缩的,这是普遍规律。中国城镇化率还会继续提高,直到提高到欧美国家80%左右的城镇化率。
但现状是,农村不仅在萎缩,而且是在加速消亡。
看一下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市、镇、乡村分年龄段人口占比,就知道乡村里15-34岁的年轻人占比低于城市和镇。而到50岁年龄段往上,乡村分年龄段人口占比又高于城市和镇。
 

 

农村,正在加速消亡

 

这就说明,两年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就已经远比城镇严重了。

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两年,图表里统计的农村老人又长了两岁,又或者,他们已经故去了。

“大疫止于乡野”显然是胡说,以现在的交通和物流发达程度,农村不可能逃过疫情的快速传播。

然而农村缺医少药,当地人也缺少疫情相关知识,处在无人注意的角落,生了病也只能默默扛过去。就像过去的多次灾难一样,农村是海绵,是缓冲空间,默默承受一切苦难,然后又默默复原,可也回不到过去的样子,都要削弱一些。
国外多年疫情都是一波接一波,中国人体质也不会特殊,如果短时间内病毒不消失且没法阻断传染性和致病性,那农村幸存的老人还会承受下一波冲击,直到故去。
他们是迟早都要故去的,每年回乡都会有心理准备是见一面少一面,但以这样惨烈的状况加速故去,却令人心惊。
老人逐渐淡出,农村会补充新鲜血液吗?
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比例来看,乡村14岁以下儿童的比例不低,然而15-34岁的年轻人占比低于城市和镇,这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娃娃,长大后还是进了城。毕竟城里有更多机会,花花世界也吸引着他们。
那给农村投资,鼓励年轻人回村,是不是可以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呢?别说中国了,我们之前在《乡村衰败,振兴不起来的国家》里就提到,日本发钱鼓励人去乡村居住,而且日本的乡村基础设施比中国的好,都没多少人想去。
更何况,《城投债问题严重了,贵州甚至不是最糟的》里都提到了,地方债问题都较为严重了,未来还有钱投资农村吗?
现在和未来,能繁荣的农村也就是这几种:
有全国知名而且卖得上价的特产的,这也要看全国的消费情况如何了。
风景好到吸引人前来旅游的,这种有的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区,有的在大城市周边,按说是不缺客源,但正如《苦了三年,旅游该好回血了吧【油条报告】》里提到的那样,未来旅游业也未必能好好恢复。
大城市周边,可以作为有钱人休养生息甚至定居的地方的。我们之前在《有钱人,正在逃离豪宅》里就提到过,以后有钱人可能会选择城市周边风景不错的郊区,购买居住密度更低的独栋别墅,过上较为休闲的生活。可这样的繁荣,能带动的农村居民很有限。
其他的绝大部分农村,都会加速消亡。
其实不仅仅是农村,大部分的城镇也是没有前途的,《城投债问题严重了,贵州甚至不是最糟的》里提到了遵义道桥的银行贷款重组,要知道遵义在全国范围内不算很落后的地方了,起码有全国知名的酒厂,其他很多城市连白酒这样拿得出手的特产都没有。遵义的债务问题都如此严重,其他不如遵义的地方又会怎样呢?
这样说太令人悲伤了,毕竟农村一次又一次缓冲了危机,可是最后,经济在发展,农村在消亡,这让人想起一首古诗:
不论平地与山尖,无限风光尽被占。
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?

水库论坛微信社群平台汇集各城市投资大咖,本圈是房产多军众多资深大佬坐镇 ,主要投资城市:重庆、上海 、杭州 、苏州 、杭州、北京、 深圳、 广州  、武汉、 南京、 沈阳、郑州、成都等, 房友自由交流各地投资心得 ,帮助小白解疑释惑, 定期交流楼盘信息及贷款信用卡等申请指南 。 铸造资产长城。抵御纸币通胀 ,集 体智慧打造一个有思想的财富管理交流平台。各省会城市均有群。

水库微信大群:目前是从1群到59群。 1群又称元老院。主要是水库元老在里面。目前可有名额的可免费加入的只有59群。大群免费,原则上每个人只能加一个大群。已经在水库 各大群的,请不要再次加群,以节省群资源。

水库a8群需要验资,净资产达到1千万以上方可入群。 

水库信用贷信用卡交流群:交流各种信用贷信用卡大额申请技巧,使用技巧,撸羊毛实战凑首付技巧。

需要入群的朋友请微信搜索:689574 添加,验证语:入群

相关文章
精彩导读